一条永远通畅的“生命线”
- 发布日期:2016-06-21
- 浏览次数:842
编者按:
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近几年来,兴隆台区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升级等大背景下,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保障改革发展的“生命线”,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形成鲜明的特色,取得显著成效。今天,我们介绍兴隆台区的经验,希望广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牢记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鼓舞士气、凝心聚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打造一条永远通畅的“生命线”。
近两年来,兴隆台区依托“四个同步推进”,打造一条永远通畅的“生命线”,为打造全面发展“升级版”,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实现了“人民有信仰、城市有灵魂、社会有动力”,出现了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幸福的新局面,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全省城区第一方阵,城区人均收入连续10年全省前列,成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今年3月,省委宣传部命名其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迈入省级先进行列。
工作体系和保障机制同步推进
兴隆台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根据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要求,强化“六个保障”,实现“六个同步”。
制度保障,宣传思想工作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同步落实。区委进一步完善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理细则,做到经济发展与宣传思想两个指标一起下、两个责任一起落,年终考核和评选先进时,意识形态指标不合格,一票否决,从而形成强大的责任体系和目标合力,保证意识形态工作见人见物见成效。
经费保障,宣传思想工作经费与经济建设资金同步投入。区委把宣传思想工作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的高度,不算简单的经济账、不做庸俗的加减法,每年从区财政列支专项资金,于工作运转、典型宣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保证宣传思想工作立竿见影。
阵地保障,宣传思想工作场所与城区建设项目同步建设。采取新建、改扩建、企业共建、开发配套、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确保街道、社区(村)办公场所和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全部达标。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对89个社区居委会、8个村委会的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目前,中心城区的每个社区都建立了功能完备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所有社区都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标准化文化活动广场。
创新保障,宣传思想工作方法创新与全民创业同步推进。区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开通“福尚兴隆”微信平台、微网站,加强舆论引导,目前粉丝量已达6万。开通了周恩义微博,传播正能量,粉丝已经升至1100万。弘扬先进、鼓励创业创新,制作了微电影《深情》和《双城·季》,在各大网站、影剧院播放,引起强烈反响,营造了践行向善、守信、务实、创优的兴隆精神。
队伍保障,宣传思想工作人员配置与人才选拔同步进行。区委坚持把政治素养高、理论功底深、表达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同志充实到宣传部门领导班子中,对在宣传部门锻炼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提拔使用。2015年,有5名宣传部的干部得以提拔重用。配齐配强街道党委班子及宣传干部,在中心街道配备了专职宣传干事。
机制保障,宣传思想工作考核奖惩与经济建设指标同步实施。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实施了优秀文化作品奖励办法,完善了理论武装、社会宣传、网络宣传、新闻宣传、精神文明“五个百分”考核和党组织理论学习等20多项工作制度,使意识形态工作有据可循、有章可依,干的有底气、有后劲。
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区委区政府深刻体会到在新常态下,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越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就越能推动经济社会升级发展。
区委常委会定期专题谋划意识形态工作,讲形势、议思路、定基调、给任务、解难题。各级党委带头把意识形态工作“往前摆”“当主业”,时时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里。全区实施“两个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各级党(工)委、部门一把手是意识形态第一责任人制度,纳入年度党委书记专项述职报告及年度考核内容,构建了党政齐抓共管格局,形成了宣传部门牵头抓,相关部门专题抓,基层党委具体抓的工作体系。
近两年来,区委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深化改革的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围绕高标准建成小康社会,组织全区上下开展座谈研讨,进一步明晰思路,凝聚共识,聚合能量,明确提出打造全面发展升级版的工作思路,既要实现老百姓物质富有,更要实现精神拥有;既要建设“都市桃园”,更要建设“精神家园”、打造群众“幸福乐园”。经过努力,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0年处于全省前列,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城区第一方阵。
精神家园和文明养成同步推进
加强教育引导,促进行为养成,建设美好精神家园,培育幸福生活乐园,是兴隆台区宣传思想文化的“主旋律”。
全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政府每年都列支专项经费,支持文艺团队开展文化活动。实施国家4A级景区对市民免费开放,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四季品牌“幸福兴隆社区文化节”活动,实现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群众有去处。为了保证活动资金,政府每年拿出10万多元对全区106个社区的文艺骨干团队进行补贴。目前,全区有馆办团队9个,群文团队200余支,文艺骨干2000余人。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全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群众有了足彩胜负14场的获得感。
开展以文明创建和家风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宣播凡人善举,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市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围绕文明知识普及和良好家风建设,投入65万元组织编写了《家在兴隆》《兴隆家事》等宣传思想文化系列图书,向全区发放,树立身边的文明人,讲述身边的文明事。打造“足彩胜负14场:”示范区,投入400多万元建设主题街路8条,主题公园广场2个,主题社区(村)12个;设立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未成年人等宣传内容的公益广告10万多平米、道旗4万多面、粘贴果皮箱广告和楼头广告10万多份,营造了铺天盖地的浓厚氛围,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在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以“践行市民文明公约、评选最美兴隆好人、诵读我们的经典、欢庆我们的节日、奉献我们的爱心、坚守我们的诚信”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六项引领行动”,用力于过程,用心于内涵,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大众化、常态化,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近年来,涌现出“最美兴隆好人”1000多人,其中王玉贤、张淑清、宋士刚等人的事迹入选《辽宁好人传》,“贴心物业人”单振阁获得辽宁省网络感动人物第一名并代表辽宁入围全国评选活动;周恩义同志获得“新时期全国基层宣传干部的楷模”荣誉称号并入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实现了精神塑造见物见人。
理论武装和文化打造同步推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加强理论普及,强化文化塑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要求。
区委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高尚的文化塑造人。建立了领导干部带头宣讲,三级网络广泛覆盖,各个部门形成合力的理论宣讲体系。实行了区级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科级领导干部理论宣讲联系点制度,固化各级领导干部“走街道·入社区·下企业·进家庭”面对面宣讲谈心活动,接地气、解民情、办民忧。组建了110个周恩义宣讲团,成员达到1100多人,置身群众中间,谈形势说任务,讲区情议发展,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注重理论宣讲同党员干部教育和市民教育相结合、理论宣讲和经典阅读相结合、理论宣讲同文化活动相结合,不断提升理论学习的效果,形成了鲜明的“兴隆文化”。
全面谋划、设计、构架辽河国际艺术区发展目标、功能定位、运营方向、业态形式。实施了文化体制改革,将辽河文化产业园一分为二,精准发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辽河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国字号”“省字号”美术大展不断,常年免费对外开放,为市民欣赏高品位文化提供了平台,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逐渐提高了群众的审美能力。为争办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区委区政府主动出击,争得主办权,荣获中美协颁发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组织工作奖”。
积极推进广厦艺术街招商、开街运营,成功争得辽宁省及盘锦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入驻画廊、艺术家工作室、机构148家,辽河国际艺术区已经成为盘锦全面转型的新地标、辽宁全面振兴的新名片。(转自盘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