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未泯创新愿——禹王集团防水专家刘峰探访记
- 发布日期:2019-06-18
- 浏览次数:1190
细雨蒙蒙,铅华尽洗。在如茵绿草和满目葱茏掩映之下,禹王集团宽敞硕大的厂区愈发显得端庄秀美。应笔者之约,防水专家刘峰准时出现在集团党员活动室中。刘峰是防水界的专家级人物,拥有着28年从业经验,并且勤勉自励、精益求精,素为业界称道。而眼前这个戴着眼镜、精神矍铄的中年男子似乎与想象中的专家有些距离,一身简单的工装更让人觉得他就是一位一线工人。简单地寒暄过后我们开始了正式话题。
“不轻易认输让我迈过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门槛”
1967年出生的刘峰,是一名中共党员,1991年从部队复员后来到盘锦禹王防水建材有限公司工作。他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当过段长、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生产副总、集团卷材事业部经理,始终从事防水技术工作。
刚分到禹王公司成品车间运行工段,刘峰面对的是3台瑞士进口的导热油炉。这3台设备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外国专家走后,设备的操作与维修成为了公司上下要首先解决的难题。设备是新的,工人是新的,没有现场辅导、没有维修经验,怎么办?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刘峰站了出来,他说不会不怕,研究呗,只要杀下心来,问题一定能搞清楚。
部队里养成的不服输精神此时在刘峰身上充分迸发出来。他利用3台设备中那台备用机器开始研究,在没有什么资料的情况下,凭着超强的悟性和韧劲硬是把问题弄明白了。
“其实万事万物都有个原理,原理弄清楚了,其他问题就好解决了。虽然外国字咱看不懂,但是我可以逆向倒推,从表面问题探究内在隐患,一点点地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这样反复琢磨、推敲,刘峰逐渐掌握了这些“洋玩意”的维修方法,出现问题了,他听听声音、拍打几下,就能判断出故障所在,很快就会把机器修好。这些在别人眼里神奇的技术,在刘峰看来并不难,“其实摸到门道了,就会触类旁通,只不过别人不愿意下功夫、费力气研究罢了。很幸运当年分到了禹王公司,因为禹王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我也因此拥有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机会,见识过那么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在以后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我都能处变不惊。”
凭着不服输,刘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伴随着能力的提升,他由普通工人变成了集团卷材事业部经理。
“一股狠劲和不破不休是前行的动力”
防水技术随着材料和环境的改变需要不断创新完善,不创新就会被同行落下。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只能用更新更好来站稳脚跟。在同事眼里,刘峰身上的一股狠劲和不破不休的精神为实现技术创新打下了基础。
自粘卷材表面的平整度一直是各个生产厂家需要解决的难题,很长时间,防水行业在这上面没有大的突破,产品外观的不完美大大降低了客户满意度。对此,刘峰一直不服气,在他眼里,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他仍旧采用倒推的方法,终于发现自粘卷材表面不平整是由自粘胶下料温度分布不均造成的。理通事明,只要解决温度分布不均,其余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刘峰反复实验,针对产品胶质的温度、履面膜耐温性等方面拓展思维,提出了在自粘胶下料口做一个分配式处理、使自粘胶均匀下料的改造方案。方案实施后,自粘胶温度一致、履面膜受热一致同时实现,卷材表面不平整现象解决了。这一方法的应用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大大提升了产能和供货能力,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市场份额节节攀升。
说刘峰有“狠劲”,狠就狠在他一个劲地钻研,从不停歇。别人觉得可以了,甚至不耐烦了,刘峰这里却不允许存在,因为在他看来,问题就像眼睛进了沙子,不揉出来,永远是个祸害。
多年来,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一直有沥青胶与聚乙烯胎体粘接不牢固的现象,不牢固的原因是风嘴吹扫对聚乙烯胎面水清理不彻底,水体残留造成了粘性不佳。对此,刘峰毫不留情,坚决要把它攻下来。他吃住在车间,成天地冥思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别的行业中使用的风刀吹扫技术提醒了他。把这个技术对接过来,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有了思路的刘峰兴奋地跳了起来,他觉得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就在此时。
刘峰的风刀式吹扫方法很快就得到了验证,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彻底地去除聚乙烯胎体表面水,使沥青胶与聚乙烯胎体实现牢固粘接。看着同事们为攻克困扰公司多年的瓶颈问题而欢呼雀跃时,刘峰心里想的不是立功受奖,而是下一个难题。
在刘峰的创新事例里,同事们不用提醒就能数出一堆:解决了乙烯胎体除水不净和产品豆角弯等行业难题;通过对自粘胶工艺的调整,解决了隔离膜揭膜难问题;发明了自粘生产线覆膜装置多点可调模式,解决了产品外观平整度问题;通过对沥青胶制备过程的工艺调整,每年为企业节电63.4万度;在多年来不断进行的设备改造和工艺创新中,产品合格率达到99.9%。
一桩桩、一件件,是刘峰苦心钻研的积累,更是他精益求精、不断前行的阶梯。
“在其位谋其政,我觉得多做一点事情并不吃亏”
急难险重,冲锋在前。刘峰说:“在其位谋其政,我觉得多做一点事情并不吃亏。”
2012年夏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一宿刘峰没有合眼,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雨检查设备、操作室、车间库房排水情况,确保第二天能正常生产。2018年新设备试车期间,他与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吃住在现场,解决了多个设备工艺问题,经过30多个日夜紧张调试,最后实现了一次性试车成功。
“在禹王呆了这么多年,总觉得这里像家一样,设备像孩子一样,离开它们,我总是吃不好睡不香。”刘峰笑着说,“有一次,女儿生我气说,你还记不记得多久没给我做过饭了,你认防水卷材当女儿得了。”对于刘峰来说,只要生产,就没有休息日。
在卷材车间,作为集团卷材事业部经理的刘峰没有一点官架子,但是大家都怕他。因为他业务精,什么事情总是做在前,说在后。车间班长纪海权刚进厂时,自粘线操作总是跑偏,刘峰教了一次又一次,小纪总不得要领。从来不发火的刘峰憋不住了,对着刚要吃饭的小纪说:“饭能吃好,线就能操作好,就看你用不用心了。”一句话,让纪海权深受鼓舞。至此,跑偏的现象在他身上再也没发生过。
为了实现当天成本核算,刘峰把各班班长集中到一起,手把手教,并每天留作业,第二天逐一检查。在刘峰的努力下,素质参差不齐的员工竟统一掌握了原材料、能耗等核算方法。当天成本核算推行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集团认定卷材车间物料消耗核算方法为最佳模板,并在各生产基地推广使用。
“既然走起来了就不想停,我想坚持下去”
禹王卷材车间,厂房宽敞明亮,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行,仪表盘上显示着卷材厚度、长度、温度等各方面数据。叉车往来穿梭,繁忙有序。
刘峰指着地面告诉笔者,为了生产现场安全,他一手设计了这些红绿灰颜色标识。红色区域属生产空间,参观人员不得入内;绿色部分是参观通道,大家可以在通道上近距离观看生产过程;灰色部分是叉车活动范围,只允许叉车驶入。
听着刘峰的介绍,笔者忽然想到了一个词叫做“匠心”。原来总觉得它离我们很远,而在刘峰身上,笔者分明看到了匠心的具体形象。
谈到未来打算,刘峰淡淡一笑:“我们集团有一位老前辈已经67岁了,还奋战在一线,我很受鼓舞,他就是我的目标。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觉得创新和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袁隆平80多岁还能登上国际讲坛,我距离那个年龄还远得很。”
“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当年苏步青的感叹如今在刘峰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创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亦然。拼搏奋斗固然艰辛,但是离开这些,成功也会越来越远。(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