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彩胜负14场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足彩胜负14场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记“辽宁好人·身边好人”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奇峰

     

  “我是一名普通的采油工人,不仅要有为油奉献的热情,更要发扬工匠精神,凡事都要精益求精、肯钻肯研,努力探索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新途径,倾心打造创新创效的高峰。” 赵奇峰这样说。赵奇峰是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齐5号站站长,经区委宣传部逐级推荐,当选为2019年度辽宁好人·敬业奉献好人。

  1993年技校毕业的赵奇峰,来到欢喜岭采油厂成为了一名采油工,他扎根采油一线20多年,刻苦钻研、努力创新,成为全国岗位工人学习的楷模。

  1994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在一次巡井过程中,他发现一台加热炉出了故障,喷嘴不出气点不着火,油井生产受到影响。按着惯例打完报修电话后,只需呆在井场上等待。可是,特别舍得动脑筋的赵奇峰就不愿意这么干耗着,随手拿起扳手、管钳、手锤、螺丝刀、油抹布、清洗盆,在加热炉旁忙前忙后,小心地拆卸起来。尽管没修过喷嘴,甚至还没见过人家修过这玩意儿,他还是决定亲自动手尽快修复。他蹲在冰天雪地里,顶着刺骨的北风,小心翼翼地把零部件一个个拆卸下来,擦拭干净仔细检查,再按顺序摆放整齐,最后确定是喷嘴因积碳严重堵塞了。他把喷嘴通透好清洗干净,又按着摆放的顺序倒着把零件一一归位、紧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熟悉赵奇峰的人都知道,他特别喜欢学习,而且那股钻研劲儿一点没变。他说:“提高班组实力靠学习技能,掌握先进的技能知识靠刻苦钻研。”赵奇峰刚参加工作就有了这样的认识。时任采油503队的党支部书记郭涛,说起他多年前经历的一幕还有些动情。一次大队技术比赛的前夜,赵奇峰带领几个未成家的员工在站上练习流程图的画法,并请郭涛帮着讲解。“看着他们学了一天,我给他们扼要地讲了一个大概,就嘱咐他们早点睡觉,明天还得起早。”凌晨,当郭涛从睡梦中醒来,发现那边灯还亮着,忙走过去查看,只见赵奇峰和员工们脑袋歪在椅子背上睡着了,有的人手握着翻开的书,有的人拿着画流程图的笔,脸色煞白煞白的。郭涛不忍打扰这帮孩子难得的睡梦,弯下腰把外套轻轻地盖在他们身上……在那次比赛中,他们班站得了第三名,不到一年,便捧回了从未染指的大队班组对抗赛第一名。此后,赵奇峰还主动拜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束滨霞为师,虽然他和束滨霞采油站距离30多公里远,他还坚持骑着自行车一次次风雨无阻地去请教。

  作为一名原始学历只有技校文化的采油工人,他就是凭着不服输的性格和“拼命三郎”式的钻研韧劲,自学了《采油工程》《提高采收率原理》等几十种专业技术书籍,不仅取得了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大专、本科学历,而且写下了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撰写出版岗位技术专著5部共280万字,创下同行业岗位工人的奇迹。尽管这样,面对油田开发过程中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安全环保形势愈加严峻,他学习钻研的劲头越来越足、发条越上越紧。在工余时间,稍微有一点空闲,他就拿出有关的技术书籍钻研起来没够,妻子常抱怨家务和孩子学习都指望不上他。到了晚上时间,基本就扎在创新工作室里,一方面自我学习、自我充电,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带徒弟传技能。几年来,他带出的徒弟在全国石油石化行业、辽宁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能竞赛中取得47枚奖牌,共培养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6名、集团公司技术能手20名、油田公司技术能手60名,被聘为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特聘技师和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师。

  赵奇峰把所学的技术融于生产实践,完善、创新出适合的管井方法和实用的采油技术,让每口油井都发挥最大潜能、创造最大效益。辽河油田齐40块蒸汽驱作为国家重点试验项目,由于开发方式的特殊性,气硫化氢多、污水量大造成污染环境、严重危害职工健康等一系列制约开发效果,且令国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都头疼的老大难问题逐一显现。赵奇峰通过多年采集所管井区的井筒情况与气量状况详实数据,掌握第一手资料,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多渠道了解脱硫信息,不分昼夜地开展分析、研究和试验,找寻治理办法,先后尝试了不同规模现场试验33次、工艺改造8次,历时5年,彻底掌握了齐40块干法脱硫关键数据,成功改进了脱硫剂配方。通过了技术专家论证,配方被命名为“奇峰脱硫法”,并在辽河油田范围内推广应用,集中建立了8个干法脱硫点,脱硫后天然气硫化氢含量达到国际排放标准,既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在赵奇峰眼里,新时期采油工的面貌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大手大脚的样子,不仅要钻研地下、摸清油层,更要精细管理每一个过程,把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放在突出位置。今年4月,赵奇峰发现本站7口油井产量波动较大,而且呈下降趋势,便带领站上3名员工对每口井产量下降的原因进行诊断,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调防冲距、碰泵措施。一直忙到中午快开饭的时间,他让大伙先回去,自己则留在井上对7口井的电流、出液温度等资料重新录取一遍。回到站上的几个伙伴一边聊着井上情况,一边等他回来吃饭。眼瞅着就到12点了,还不见他的踪影,饭菜都没了热乎气儿。刘萍坐不住了,就急忙走出值班室去寻找。只见赵奇峰正在向液化气胶管内注玻璃胶呢。刘萍不解地问:“小赵,我们都在等你吃饭,你还在这里鼓捣啥呢?”赵奇峰笑着说,上午碰泵时发现这口抽油机减速箱轻微漏机油,我在准备新型密封填充料,一会儿喊俩人过来就能把减速箱漏机油的问题解决了。刘萍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说:“我们的站长就是勤快!”

  作为一名平凡岗位的石油工人,赵奇峰以创新超越、敢为人先的精神,共完成技术革新36项,其中获国家专利13项。他用知识和技能高效回报企业,为促进我国石油事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出了突出贡献。(宣传部)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一枚印章管审批 实现两个便利化——兴隆台区全力优化审批服务提升办事效率...
下一篇: 打出组合拳 激发内生力 兴隆台区政企同心双向发力重振餐饮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