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线上线下 打造共享联盟——兴隆台区文化馆拓展群众文化工作纪实
- 发布日期:2020-06-04
- 浏览次数:539
“兴隆台区文化馆线上课堂开始,我是钢琴讲师李媛媛,今天我们来学习钢琴第一节课《欢乐颂》右手演奏。”兴隆台区文化馆开办的线上培训课堂上,主讲老师李媛媛正在详细地为大家讲授钢琴课程。
因受疫情影响,原本面对面的线下培训教学无法正常开展。为了不耽误培训进度,区文化馆策划开辟了网上课堂,通过互联网教学来推动群众文化普及与发展。在“兴隆台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上,笔者看到,声乐、钢琴、中国画、舞蹈等线上课程均已开讲,居民群众不仅可以在线收看,还可以回放学习,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各种文化艺术技能和知识。
据区文化馆馆长徐志强介绍,对于全新的线上教学模式,文化馆老师自己摸索出一套教学方式,那就是既要聚焦教学重点,又要充分考虑到学员基础;既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他们希望每个短视频在展示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能给人赏心悦目的视听效果。目前,文化馆线上公益课堂开设七种专业、十个班型,现在已经上线两期,共四小节课。自5月27日线上开课以来,至今点击播放总量达到近2000人次。此外,文化馆还组织专业艺术家、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文艺作品鼓舞士气,用文艺作品吹响抗疫斗争的号角。疫情期间,利用公众号发表原创抗疫歌曲5首、美术作品8幅、书法作品2幅。近日,他们还承办了主题为“勇担使命,同心抗疫”盘锦市疫情歌曲展播相关录制工作。
在区文化馆,笔者看到,这里是广厦艺术街的核心区域,一栋圆柱形的单体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别致的建筑加上精心设计的logo标识和独具艺术审美特点的现代装修,让这里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文化馆内分布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多功能活动区域、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剧场、志愿服务总队办公室、非遗活动室、声乐教室、器乐教室等。馆内的小剧场,配备了灯光、音效以及大屏幕等设备,为演出节目效果和质量提供了专业化的保障。自开馆以来,小剧场共举办或承办市、区及有关单位的各种典礼、表彰、联欢、歌舞表演等活动16场次,参与活动的干部群众达到2400余人次。
2019年,区文化馆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兴隆台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展演、“永远跟党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通过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创新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引导市民群众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践行文化自信。展示非遗项目9项,包括盘锦锔瓷、蒲草编织、芦苇画等。围绕“家门口文化共享、新农村文化乐享、经典艺术美享”三大系列活动,持续强化公众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形成了每年6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万余人次受惠人群、1500个培训课时、600余人次培训人群的活动规模。开展公益性艺术普及培训班,分为春、秋两季,推出书法、美术、二胡、电子琴、声乐、合唱、舞蹈等课程,已受惠人群600余人次。
徐志强说,文化馆多次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文化艺术赛事,在市级赛事中连年夺冠,获得省级金、银、铜奖和优秀奖等;文化馆创作的作品获得全国群星奖,入选全国美术展、书法展、摄影展并获得奖项。文化馆编辑出版了《兴隆文化》《兴隆歌声》《诗歌集》《散文集》《曲艺作品集》等刊物,在全市的文学、文艺创作中获得了良好反响。
“未来,区文化馆将形成以辽河国际艺术区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矿区文化服务组织和兴隆台区老年大学,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徐志强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公众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全面实施文化惠民活动,打造文化共享联盟,形成东部‘邻里文化圈’”。(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