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彩胜负14场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足彩胜负14场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党员风采】“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是我的光荣使命” ——记兴海街道裴家村优秀共产党员安贺华

    
    安贺华是兴海街道裴家村的一名党员,他政治可靠、思想进步,时时处处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的干部群众。
    他带头搞起了水稻农场化育苗基地,不但把村里的残疾人、没有工作的村民安置到农场就业,还把这几年积累的技术经验无偿传授给全村百姓。他关心群众、热爱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常说:“作为一名党员,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是我肩上最光荣的使命。”
    安贺华今年51岁,是裴家村一组村民。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聪明好学,能吃苦肯钻研,在生产经营上敢闯敢试,早早在致富路上当上了全村排头兵。回首这些年的奋斗之路,安贺华感觉实属不易,走过弯路也吃过经验技术上的亏,不过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带领村民致富的想法,“在水稻种植方面我蹚出来一条路,就能让村民少走弯路”,安贺华暗下决心。
    1989年,26岁的安贺华成了家,当时家里经济十分拮据,他和妻子起早贪黑,苦没少吃,罪没少受,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的。他不相信凭自己的双手闯不出一条路来,2001年他开始承包稻田,几十亩地,从春种到秋收,没一天闲着的时候,虽然很累,但也积累了些资金,手头确实宽裕了不少。
    2006年裴家村组织村民到黑龙江学习考察,这次考察大大触动了他的创业灵感:“人家那全是搞个人承包和农场化管理。我们这是水稻种植区,而且又在试行机械插秧,为什么不把育苗这一块承包下来,为各村提供稻苗呢?”
    于是,说干就干。回到家后,他走访了几个种水稻“老把式”取经求教。不会建大棚,他就去农业技术推广站找专家,他还购买了一些《信息科技报》和《水稻规模化育苗管理技术》等刊物,一有闲工夫就看书,学习技术,了解市场。2010年,他开始筹建300亩水稻规模化育苗大棚,从此,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出现了他忙碌的身影。
    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扛起镢头、铁锨,带上干粮,在地里一干就是一天。开春地里风大,寒气袭人,手被冻出道道血口子,风一吹,钻心的痛。妻子心疼他,看实在拗不过,也便随他一起干了起来。
    创业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当时机械插秧还没大面积普及,所以安贺华的大棚效益并不理想,但他认准了这个发展方向,第二年又继续扩大规模,到2011年已建成20栋大棚。随着机插的推广,他农场化育苗效益越来越好。
    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夏天一场大暴雨突如其来,他30多栋大棚的塑料全都被掀走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元。与他签订合同的农户都以为这下完了,没想到他从别的地方买来了稻苗,自己把全部损失承担下来,没让一个农户受损失。这种困难面前勇担当、挫折面前不后退的高尚品格,感动了村民,也为安贺华赢得了信誉。
    天道酬勤。经过三年的细心经营,安贺华的付出终于有了丰硕的回报,他靠水稻农场化育苗发家致富。自己腰包鼓了,看到周围不少村民还在为生计发愁,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从穷日子过来的他,深知致富路上的艰辛不易,他决心要用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于是,安贺华又成了村里的大忙人。村里不管谁遇到技术难题前来请教,他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经验;不管哪家请他现场指导,他立马放下手中的活热情相助。他的农场还接纳了很多残疾人、困难户,解决他们生存问题,帮助他们摘下贫困帽子。他还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全村畜牧规模养殖。几年来,他始终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全心全意带领大家“奔小康”。
    安贺华说:“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共产党员,党培养教育了我,我要带动足彩胜负14场人脱贫致富,以此来报答党恩。”他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政治教育和党课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自觉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了解村民的实际情况,当群众遇到生活困难时,他总是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今年疫情发生后,安贺华对疫情造成的严重影响心急如焚。为了帮助抗疫一线渡过难关,他四处打听,得知可以通过慈善机构捐款,他马上拿出10000元钱送到了盘锦市慈善总会。他说:“我虽然不能亲自在第一线进行防疫工作,但我想通过这种方式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尽一点微薄之力。我是党员,我要践行党员的承诺,我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
    如今,他依旧执着地践行着一个党员的无悔誓言,用发展水稻农场化育苗产业,带领全村百姓走上小康路。他正在为把裴家村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水稻生产种植基地而不懈奋斗。(宣传部)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按下“重启键” 开启“加速度” 兴隆台区工业经济迅速回暖发展势头强劲...
下一篇: 军地联合 发挥优势 多措并举——兴隆台区多角度、全方位推进征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