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振兴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 发布日期:2020-08-06
- 浏览次数:1591
近年来,兴隆台区振兴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努力方向,以“资治、利企、惠民”为目标,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办好民生实事,把党的全面领导延伸到基层最末端,把辖区群众的新期盼回应到“家门口”,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落实到“最后一米”,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树立“大党建”理念,强化引领合力
振兴街道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建立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网络,推动基层治理与党组织网络“双网融合”,实现了网格党建、精准服务、社区治理一体化“并网”运行。同时,积极引导社区老党员和志愿者参与社区自治,实现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一网融合”;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将行动融入网格中,并延伸至新经济组织、商圈市场等新的服务体系,实现社会治理全覆盖、服务群众全员化各项便民政策细致化,形成了全街道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振兴街道积极打通体制内外的资源点,激活党建合力,发挥街企共建的“六联”作用和“在职党员进社区”的“三联”作用,整合资源,集体发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尤其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吹响了动员令,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一线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链,建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志愿队,设置党员先锋岗,探索出“一个党员一栋楼”“一面党旗一网格”“企企店店见党员”等党建引领“一线工作法”,形成了党建引领基层抗疫的合力,实现了党旗飘起来、党员徽章戴起来、党员干起来、群众跟上来,为全街道构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推动赋权增能,提升引领效应
社区治理,重心在基层,基础在街道社区,关键在党组织。
为破解基层“权小责大、权能有限”等问题,振兴街道紧紧抓住市、区推进权力下放、资源下沉的契机,优化街道内设机构和职能,设置了“六办”,制定完善了街道权责清单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对派驻街道的行政执法、市场监督、派出所、税务所等部门,实行街道统一调度指挥,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街道着力打造了“功能齐全,便民高效”的便民服务大厅,提出了“服务零距离,满意在振兴”的服务口号。在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综合受理”服务窗口,实行AB岗,承接了街道25项、社区47项就近办服务事项,实行“前台口受理,后台分工合作”的“一站式”服务,保证服务群众工作高标准、高效率。
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引领活力
振兴街道是辽河油田分公司所在地,油田退休职工11600多人,党员3600多人,驻街油田二级单位28家,是典型的油地融合街道。
振兴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精准整合资源,建立了“党建+自治、民生、共建、创新”融合式党建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创新之路。通过打造盘锦首家“幸福家社会工作事务所”和“居民议事厅”,建立起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的新平台。街道机关党员干部带头走社区,进家门,聊家常,解难题,把老百姓的烦心事、闹心事当成自己的家里事、心中事,做到“居民需求有求必应”。以联动共融为导向,完善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制度,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互联互动,融合发展,形成“握指成拳”的基层治理合力。研究制定“一社一品、一季一主题”工作方案,打造“红色五线谱”“惠民大集”等品牌化党建载体,拧成合力共促的“一股绳”,实现了“党建引领一呼百应”,构建了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下一步,振兴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提升基层市域社会治理水平为目标,切实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创新“党建引领、多元共治、齐抓共管”,通过社区党支部与物业服务企业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实现以共建深化创新、以共建推动发展、以共建促进和谐,进一步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群众基础和制度基础,共同走好党建引领下的服务居民“最后一米”。(信息来源:《盘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