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红装爱“武装” 白袍战疫显担当——兴隆台区疾控中心巾帼志愿服务队工作纪实
- 发布日期:2022-04-21
- 浏览次数:428
从宣传教育到流行病调查、从采样送样到预防消杀、从后勤保障到信息报告,都少不了她们的身影。为了做好防护,她们摘掉了的美发首饰;为了带上乳胶手套规范操作,她们剪短了指甲;为了在疫情行动中争分夺秒,她们忘记了梳妆打扮……她们就是兴隆台区疾控中心的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
“我要守好我的阵地”
疾控中心主任孙晓庆作为巾帼志愿服务团队带头人,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分量。流调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能力,还需要灵活的谈话技巧,这样才有速度同时间、病毒赛跑。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孙晓庆主要负责流调小组工作方案的撰写,并根据当前疫情需要,分析风险评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繁重的防疫任务也让她废寝忘食。
一天深夜,刚要准备入睡的孙晓庆突然接到上级疫情防控紧急通知,要她马上开展应急采样。她以最快速度赶到单位进行安排部署,迅速集结5名采样队员,带着采样设备物品物资来到现场。当采样结束后已是凌晨4点多,孙晓庆和队员们就在办公室的小沙发上短暂的休息了一会,天蒙蒙亮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我是共产党员,防控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我要守好我的阵地。”孙晓庆抚摸党员徽章坚定地说。
采样中的“巧手围裙”
疾控中心副主任于东梅给大家的印象是性格安静,低调平和。但对待工作,她是很“高调”的,她是兴隆台区全场景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学习传递的“第一人”,她掌握知识后,第一时间将所学所悟教授给卫健系统每个人,确保了全民核酸检测科学有序完成。
在一次入户采样中,她发现同事们手里拿的采样管、采样棒、医疗垃圾袋和消毒液等物品很不方便。于冬梅开动脑筋,把健康宣传品围裙和手提袋进行了改造,变成了便捷的“采样包”。经过大家一起动手的大批量改造后,这些“采样包”第一时间送到战疫最前沿的采样人员手里,他们戴着这样的“巧手围裙”既方便又保暖,赢得了无数称赞。
“要快、要细、要准”
“您好,耽误您几分钟时间,向您的行程进行一下流行病学调查……”疾控中心流调员国海英正在通过电话,耐心地与对方慢慢沟通,完成着流调记录工作。
“流调工作就是对密接人员活动轨迹进行核查,经常是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深夜才结束,每天要接打三四百个流调电话,午饭和晚饭也是边吃饭边看数据完成的,一天下来耳朵嗡嗡作响,嗓子也哑了,但流调工作必须要快、要细、要准确,这些付出都值。”国海英还说,她女儿只有3岁,有时觉得挺亏欠孩子的,但想想为了疫情能早点结束,也为了足彩胜负14场人的健康,必须要舍小家、为大家。
“群众在,我们在!”
“大家请戴好口罩,不要急,注意‘一米线’,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或在手机上准备好‘辽事通’核酸检测预约码。”核酸采样志愿者耐心地帮助老年人在手机上完成检测预约登记工作,成为核酸采样现场的一道“暖流”。
在简易的新冠疫苗库房里,经常会看到孔宁徽和王艳在忙碌中,收货、点货、出库、网上录入登记,她们一丝不苟。她们每天要与十多家服务中心接种点接收接种数据并核实上报名单,统计制作十多种报表上报相关单位,从无错误。
在疾控中心,像这样的巾帼女将还有很多,其中有为节省防护服不吃不喝的李敏,有累倒在岗位上的张波,有女儿管穿着防护服的自己叫阿姨的刘飞,有无法陪伴孩子的王沙、邱园园……她们是采样员、流调员、消毒员等多面手,在她们背后都有一连串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她们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都坚守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竭尽所能守护着居民们的生命安全,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顶起了“半边天”。(文/李方闻 区宣传事务服务中心 李丽杰 卫健中心)